包振民院士到大连长海调研水产种业
近日,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包振民到大连长海县调研水产种业和养殖产业发展,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局局长付欣、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周遵春、大连市海洋发展局局长史明强、中共长海县委书记彭建伟等陪同调研。
长海县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渔业大县,海域面积10324平方千米, 海岸线长358.9千米,盛产各种海珍品。长海县底播海参、虾夷扇贝产量居全国首位,牡蛎、栉孔扇贝、海胆、鲍鱼、香螺等养殖均有一定规模,品质上乘,其中“长海海参”“长海虾夷扇贝”“长海鲍鱼”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拥有18家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022年8月被评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扇贝、香螺)。
包振民院士与长海早就结缘。早在2009年包振民院士与獐子岛渔业合作创制的“海大金贝”扇贝新品种就被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水产新品种。这次包院士再登海岛,亲临养殖一线调研指导,必将为长海海珍品种业和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包振民院士长期从事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扇贝种质资源、基因组学和发育进化生物学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开发了首个贝类BLUP遗传评估系统,建立了扇贝分子育种技术体系,育成5个扇贝优良品种,改变了扇贝养殖依赖野生苗种的局面。他与团队成员一起,系统评价了中国主要养殖扇贝种质资源,阐明其遗传格局演化机理与进化适应机制,完成多种扇贝的基因组图谱绘制,使中国成为国际扇贝基因组资源中心,为扇贝种质资源开发奠定了基础;解析了扇贝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基础与调控机理,为探讨海洋无脊椎动物复杂生命现象和过程提供了新思路。创建了国际上首个基于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的贝类遗传评估系统,成为支撑中国水产种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发明了成套低成本全基因组基因分型新技术,突破水产生物高通量基因组分析的技术瓶颈,建立了扇贝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参与组织了国家“十五”至“十三五”海洋水产种业科技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相关推荐: